16天4度“降息” 真降息或渐行渐近?
最近,除了娱乐八卦,市场上关于央行是否会降息的讨论也比较多。毕竟央行降息事关经济,也对A股影响比较大。那么,笔者尝试从3个信息,快速分析一下央行降息是否渐行渐近?
11月中旬起,我国10月经济数据陆续公布。用统计局的话说就是经济“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不过,虽然数据回落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过那还是要积极的应对,未雨绸缪。让经济运行保持相当的平稳。我国经济有传统3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目前投资对经济的刺激效果有限,而出口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大,面临不确定性高。在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里面,刺激消费可增强经济的韧性,增加对外部不确定因素的抵抗力。要刺激经济,除了减税减负,适当的流动性刺激也是有必要的。这里面,降息可作为一个备选项,在必要的时候推出。
要增加流动性,除了降息,也有别的选项。比如通过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流动性。比如,11月5日,央行开展MLF操作4000亿元。11月18和19日,分别开展1800亿元和1200亿元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有利于刺激经济。这里面有个重要的信号就是,上述操作利率都有所下降,普遍下降5个基点。这里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央行释放货币宽松信号,要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果然,11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较9月报价下行了5个基点。央行11月以来的多次操作,释放了货币宽松信号。
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低于预期。11.19央行召开座谈会,强调要继续强化逆周期调节,增强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如果要全面加强信贷的支持,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扶持,光靠LPR等还不够。毕竟LPR最终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中小微企业和农户。换句话说,未来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降息是有必要的,只是在时机的把握上还需要再拿捏。
可以看出,面对10月份经济数据的回落,央行释放流动性宽松信号,并且要加强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这也使得央行降息的可能性在加大,渐行渐近。不过,由于10月份CPI指数升至3.8%,还需要观察后续走势,所以,央行降息这件事虽然给人的感觉是渐行渐近,但还要耐心等待。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