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受益于邮储银行的企业家关坚志夫妇、汤敬国、尚国强也在这个时候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信贷资金助力企业和口岸共发展
“如果说21年前的我们逐梦而来,靠的是勇气和年轻人的闯劲儿,那7年前邮储银行的助力,则让我们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今天才能凭实力说话。”50多岁的关坚志和妻子翁友玲已经在新疆伊犁都拉塔口岸打拼多年,回想起来是一路艰辛一路歌!
上世纪90年代末,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关坚志、翁友玲从广东来到新疆投资发展,于1998年底注册成立了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都拉塔口岸发展有限公司。为使公司尽早运作起来,在政府的支持下,该企业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建设海关联检厅和监管仓库、宾馆、小商品集散市场等基础设施,并于2004年临时通关,申办了海关监管仓的建设手续。
2006年,都拉塔口岸正式通关验收,并批准监管仓正式挂牌运营,但机遇带来的是新一轮的资金短缺。2013年,正值口岸发展关键期,翁友玲得知邮储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申请快,决定试一试。这一试,不仅顺利获得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还开启了与邮储银行长达7年的合作,银行授信也从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
如今,关坚志和翁友玲的公司已形成以海关监管仓库为依托的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完整的业务体系,年营业收入达到1.2亿元,成为口岸的龙头企业,业务范围延伸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扶持,离不开邮储银行一次次的‘雪中送炭’,现在我们正在建设的‘边民互市’也将有更大作为。”翁友玲看着一辆辆重型货车从这里出发,在太阳落山前抵达中亚各国;听着工地上在建工程的机车轰鸣声此起彼伏,对都拉塔口岸的明天充满了期待。
“金融活水”促企业成功转型
伊犁河谷因其温润的气候而扬名,稻谷、亚麻、油葵、棉花等作物在这里丰产丰收。不少加工企业看到这一商机,纷纷加盟,助力农产品(000061,股吧)精深加工并远销外地,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新疆广泰隆麻棉有限公司是获益的企业之一。
2004年7月,新疆广泰隆麻棉有限公司正式进驻伊犁伊宁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该公司依托本地丰富的棉麻种植,已成长为伊犁州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没有邮储银行的‘金融活水’,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功转型。”新疆广泰隆麻棉有限公司负责人汤敬国说。
2011年,该公司获得了成立以来的首笔小企业贷款,虽然是第一笔,可500万元贷款仅20天就到位了。
据悉,邮储银行伊犁州分行按照国家长期重点发展、扶持农业、安全储粮的政策,累计为该公司发放贷款4400万元,用于企业粮食收购和仓储。2017年,该公司成为伊犁单点粮食烘干、仓储生产线最大企业,客户群从本地扩大到四川、重庆、贵州等地。通过近15年的发展,该公司的资产规模从起初的695.29万元达到了目前净资产7408.3万元。
“致富路”上的助力者
尚国强是新疆新源县一家普通铁皮类制品加工公司的负责人,作为以经营铁皮类制品加工及批发销售为主的小企业,生意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2012年,得知邮储银行伊犁州分行开办了贷款业务,尚国强当即申请了小额贷款,用于购买铁皮加工原材料。这5万元贷款帮助尚国强在当地站稳了脚跟。2015年,尚国强进一步扩大经营,邮储银行伊犁州分行针对他抵押物充足、还款能力强的特点,给予其296万元个人商务贷款授信额度。“商务贷款可循环使用,如要用贷款,提前3天申请,最快5天就能到账。”尚国强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
致富不忘身边人。尚国强常说:“一个人致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积极带动周围没有工作的人加入到自己的工厂,仅去年就吸纳了6名贫困户,手把手教技能、传本领,帮助周围的人实现了家庭增收。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