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金融支持北京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唐娅萍报道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领域。近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北京银保监局、北京证监局、北京地方金融监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了《金融支持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此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紧贴北京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特点和金融需求,聚焦痛点,疏浚堵点,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
二是着眼推动“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转变,聚焦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领域,从金融供给侧角度精准发力,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和科技型中小制造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和北京特色,既有现有政策措施的拓展,又有呼应企业诉求的创新突破,聚焦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聚集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多项政策将在开发区先行先试。
《指导意见》从思想指导、货币政策引导、组织体系建设、产品机制完善、直接融资发展、保险市场运用、外汇政策创新、部门协调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25项具体意见,着重解决金融组织体系、产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外汇资金使用等方面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研发企业的特点与需求不匹配问题。
在具体举措上,体现为六个方面。一是在结构上引导,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围绕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着力引导银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在宏观审慎评估中增加制造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指标权重,推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设置先进制造业企业票据再贴现绿色通道,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制造业聚集区域合作,设立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融资的专项再贴现产品。深入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内部资金价格机制,提升业务条线发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积极性。
二是在体系上支撑,推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宜的组织体系建设。多角度、分层级地优化金融体系支撑。鼓励银行探索建立先进制造业融资事业部制,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制造业聚集区域设立特色支行,实施差异化管理。支持金融机构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制造业聚集区域设立项目子公司。
三是在机制上创新,发展符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信贷机制和产品体系。支持银行内部建立制造业企业适用的信用评级体系、信贷准入标准以及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作用,为小微制造业企业提供续贷服务。鼓励制造业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进行对接,开发全流程、高效率的线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推动银行与上海票据交易所对接,提升商票流转与融资效率。研究推动制造业核心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产业链融资票据。
四是在渠道上拓宽,大力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融资体系。鼓励辖内银行发行双创金融债券,拓宽支持双创企业的资金来源。鼓励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主动化解制造业过剩产能领域信贷风险。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制造业聚集区域出台面向先进制造业企业的上市扶持政策。
五是在产品上丰富,进一步发挥保险市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积极开发促进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为制造业提供多方面的风险保障。扩大保险资金对制造业领域投资,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低成本稳定资金来源。鼓励保险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信息、优势互补,合作开展制造业领域股债结合、投贷联动等业务。
六是在政策上升级,积极促进制造业企业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拓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完善相关政策促进资金“用出去”。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深化制造业企业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下扩大制造业企业跨境融资空间。积极支持制造业企业参与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允许非投资性外商投资制造业企业依法以资本金开展境内股权投资和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和诚信合规的制造业企业积极参与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实施优化单证审核等便利化措施。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